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財團法人梅山文教基金會 藝文加生態 營造梅山特色


財團法人梅山文教基金會的緣起,得從1994年5月說起,當時在以農業為經濟主力,只有二萬多人的山城裡,一群長年從事教育與文化的梅山人,觀察到日益煩亂的社會現象,認為「文化才是喚回社會祥淨風氣的力量」。於是,產生了成立基金會的想法,作為舉辦藝文活動與推廣的基地。

經過一位退休校長及同伴們三個多月的努力,一點一滴地募到200多萬元,並有超過6,000人參與,同年9月,梅山文教基金會在梅山國小育樂堂正式成立。1997年,再次集資募款、買地,2001年「梅鄉汗路藝文生態館」落成,2003年獲文建會肯定,成為地方文化館,也是梅山文教基金會現址。
談嘉義縣梅山,得從文學講起。梅山鄉公所原有意啟動所謂「文學梅山」的計劃,將全鄉劃入文化生活圈中,以出生於梅山鄉大坪村的知名日文作家張文環文學內容為主題,追古溯今營造梅山特色。從文學角度切入,再以藝文方式推動,結合產業、地景,讓張文環文學真正活化於梅山居民生活中。

也因為張文環的作品曾詳實描述昔日梅山先民生活點滴與習俗,更將梅山市集、產業、地景、人文等一一記載,以梅山鄉的山村生活為「經」,村民的風俗、生活為「緯」,描繪這個幽靜自足的山鄉居民的生活態度與道德觀念,透過他的人文關懷與鄉土意識的筆觸,彷彿可以見到梅山鄉先民喜怒哀樂的心靈脈動。

但當時僅限於藝文階段,而未與梅山鄉產業結合,也未進行規劃營造社區地方特色,更未融入梅山居民生活中。而張文環本人從日本返台後,更長住台中至終,在梅山地區並無任何遺跡存留,該計劃因著力點不足而作罷。

不過,近年來在梅山出生的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王瓊玲又讓鄉民燃起希望。王瓊玲的小說處女作「美人尖」特別選在出生地發表,並捐出永久版稅給梅山文教基金會,並相對提撥同等款項捐給梅山愛心行善會,以回饋鄉里。王瓊玲希望這本小說能「為時代留見證、為小人物寫悲歡、為梅仔坑畫素描」。一個偏僻的山城能先後出現兩位知名的文學家,確實值得梅山人驕傲,並可以讓遊客在文學裡,感受到梅仔坑獨特的山村風俗民情及歷史氛圍。 

文史傳承 開拓新貌

本只是從事社區服務工作的基金會,在進行了文史工作調查之後,更加體認到身為梅山人維護地方文化的使命感和重要性,如為傳承過去圳北工藝師的砌石牆工法,由村長帶頭募地,將原本堆滿垃圾的廢地經過社區民眾同心協力的幫忙,營造成藝文生態的景點之一。而得歷經三天二夜的「龍眼烘焙」古法,也曾在文化體驗的活動中重現。王素貞認為,就算參與社區營造各項活動的民眾們,將來無法從事導覽、傳承地方鄉土文化的工作,但也能因此更加認識自己所出生、成長的這塊土地,才會發自內心珍惜和愛護梅山,這未嘗不是另一種收獲。

現在的梅山汗路藝文生態館就宛如一個社區終身學習中心,發揮帶頭的作用,不僅僅是傳統產業的追溯傳承,就連先民工作結束後、閒暇時用以娛樂的樂器「二胡」,都在嘉義社區大學梅山分班的協助下組成國樂團。而另一種傳統樂器「北管」,也有鄉民組團學習。由單一起點、村落到整個梅山鄉,已逐漸形成一個文化生活圈,大家都在為家鄉的鄉土文化默默貢獻心力,同時,也為開創梅山的新面貌而持續努力著。 

藝文結合生態 增加觀光元素
據基金會所進行的傳產調查發現,過去梅山的傳統產業有50項之多,如今已凋零或移往他縣市發揚光大的也不少,因此,梅山文教基金會充分使用由各方贊助、得來不易的空間「梅鄉汗路藝文生態館」,強化與社區和學校的互動,關懷在地,並舉辦許多藝文活動。

在一年一年的累積下,從不同主題尋找梅山的故事,2009年起,在梅山文學家張文環的筆下,找到數十年前的山居記述,從生活、生態、生產重新整合,建立一種舊的梅山記憶、新的生活步調。

以開辦多屆的「悠遊梅山.文化體驗」活動為例,就是由導覽人員帶領遊客,在12公里的短短路程中,從海拔90公尺的梅山街區,依地勢以36灣盤旋太平山直上海拔一千公尺的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進行所謂「一崁到肚臍、二崁到目眉、三崁越頭無人來」的圳北步道、自然古道悠遊體驗,所經景點包括梅山玉虛宮、梅山天主堂、梅山公園、梅山禪林寺、遠眺六輕夜景等。

由當地達人負責解說、探索已消逝的早期山林開發蹤跡,讓參與者經由兩天的導覽活動與DIY實際體驗,幫助參加者深入瞭解與體驗梅山特色。而其中更不乏傳統產業的介紹及親身體驗,每一年都會選定過去梅山不同傳統產業當主題,今年是以竹器品製作、製紙為主。

談到了傳統產業,王素貞指出,以竹器品製作而言,當年竹雕、竹編曾是梅山的大宗產業,而張文環之父當年也是經營竹紙業的,但現在因為竹製業被認為不夠環保,再加上經濟效益不高,以及中國大陸搶市的影響,而逐漸沒落。

至於,傳統技藝「藍染」,也曾是梅山的傳統技藝之一,如今卻成了三峽饒富盛名的特色。而大家說到金針山,通常都會想到台東瑞里,殊不知當地有95%的住戶(僅有一戶不是)都是在當年發生八七水災之後,逃到台東落戶紮根,而形成現有的金針山觀光產業,更是台東的觀光旅遊勝地。

至於,曾經是台灣最早期的高山茶產區梅山,鄉內所產的龍眼林茶、瑞峰茶、龍珠茶等,原本一枝獨秀的茶香,很快地被鄰近重重高山所種的茶給跟上了,競爭者越來越多,好茶依然在,但更需要的是有心人士努力推廣,當然,過去種茶的盛大景況已不復見,製作茶油的舊機械也找不到了,現在只能從鄉民所提供的黑白老照片尋覓回憶了。

 文史傳承 開拓新貌

原本只是從事社區服務工作的基金會,在進行了文史工作調查之後,更加體認到身為梅山人維護地方文化的使命感和重要性,如為傳承過去圳北工藝師的砌石牆工法,由村長帶頭募地,將原本堆滿垃圾的廢地經過社區民眾同心協力的幫忙,營造成藝文生態的景點之一。而得歷經三天二夜的「龍眼烘焙」古法,也曾在文化體驗的活動中重現。王素貞認為,就算參與社區營造各項活動的民眾們,將來無法從事導覽、傳承地方鄉土文化的工作,但也能因此更加認識自己所出生、成長的這塊土地,才會發自內心珍惜和愛護梅山,這未嘗不是另一種收獲。

現在的梅山汗路藝文生態館就宛如一個社區終身學習中心,發揮帶頭的作用,不僅僅是傳統產業的追溯傳承,就連先民工作結束後、閒暇時用以娛樂的樂器「二胡」,都在嘉義社區大學梅山分班的協助下組成國樂團。而另一種傳統樂器「北管」,也有鄉民組團學習。由單一起點、村落到整個梅山鄉,已逐漸形成一個文化生活圈,大家都在為家鄉的鄉土文化默默貢獻心力,同時,也為開創梅山的新面貌而持續努力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