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梅子醃漬研習



  梅山鄉公所推展梅山鄉-文學梅山與社區總體營造,展現再造梅山風華計畫,梅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俊謀,率先推廣梅山鄉梅製品醃漬再現風華,結合社區營造特色,舉辦梅子醃漬研習班成果非凡。

為發展梅山鄉特色產業,針對梅子醃製品為其中之ㄧ,找回原有梅漬品的風味,更融入現代社區特色,梅山鄉梅北社區發展協會,在理事長林俊謀和總幹事徐秀香得爭取之下,由陳美里老師,假梅山生態園區,教學梅製品的醃漬方法與特色,做整體性的教學研習。
陳美里老師說:這是梅北社區第一次辨理梅山特產之ㄧ「梅子醃漬品的教學」所以人數只有13位,都是對梅製品有興趣的社區村民,以兩個月的時間,16個小時教學,每一節課兩小時四個項目的指導方式,包刮紫蘇梅、原味Q梅、鳳梨梅及莓醬,另外多加一種梅子口味的豆腐乳。這一些項目都只酌收素材費用,有可學習一項風味技藝。
陳美里老師很樂意大家一起學習,並將醃漬梅的過程和大家分享。
梅子收成是在三月中旬到四月底一般會先用鹽先醃起來備用.
步驟一 先用流動的水泡約兩個小時。步驟二 濾乾水份曬約半小時。
步驟三 煮微甜的糖水放冷備用。步驟四 寬口玻璃瓶將梅子及糖倒入。
步驟四 梅汁倒掉煮新的糖水被用。 步驟五 梅子瀑曬幾個鐘頭。
步驟六 梅子放入瓶子中把冷怯的糖水倒入瓶子中要淹過梅子。
並放在常溫下約一至二星期的時間即可食用。美味可口的原味Q梅醃漬成功。

梅北國小



設校緣起

本校係因梅山國民小學所轄學區包括梅東村、梅南村、梅北村、過山村、永興村、半天村、圳北村等七個社區村落,居民數及學生數均超過全鄉二分之一以上,班級人數過多,教室均超過二十年以上,且教室使用稍嫌不足,又無適當空間增建教室,造成師生活動空間及資源嚴重不足。
梅北村為梅山鄉都市計劃最大面積之住宅區,住宅區之西臨為工業區,預計住宅區及工業區持續興建完成之後,人口將持續增加,設校規劃確具前瞻性之需求。
   為因應政府小校小班及降低班級學生人數計劃而於八十七年七月二七日奉准於梅北村文小二用地設立梅北國民小學籌備處,於九十年八月一日正式成立招生。

發展願景

(一)願景: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宏觀氣度、超越巔峰。
  (二)原則:
1.改善學校環境衛生,加強健康服務品質。
2.注意環境美化工作,發揮積極境教功能。
3.健全科層體制運作,積極推動專業領導。
4.增進溝通參與機會,培養學校優良校風。
5.利導學生同儕文化,增進校園團體動力。
6.鼓勵學校人員進修,確立教師專業權威。
7.推動親職教育活動,爭取社會合作資源。
8.推廣實施生態教育,有效達成環保理想。
(三)目標:培養學生讀說寫、資訊及多元才藝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的社會。

設校規模

(一) 本校於90年創設依據劃分學區內社區發展趨勢及小校、 小班之教育政策,預估班級數,近程招收普通班十四班,資源班一班,共十五班。
(二)預留發展空間,以十八班做整體規劃(每班三十五人)。
(三)未來發展為二十四班。
(四)本校校地總面積19602平方公尺。


地理位置

本校屬於智類學校,距梅山國小約一公里左右,位處於省道三號旁,南二高系統交流道附近,車程約三分鐘,是梅山鄉都市計劃最大面積之住宅區,且西鄰工業區。學區範圍包含梅北村及過山村4-7鄰。交通便捷,至竹崎、大林車程約十五分鐘,學生進出暢通。




梅山玉虛宮

朔自玉虛宮重建後,香火隨之鼎盛,信眾前來膜拜則絡繹不絕,因而信眾活動瀕繁也趨之若鶩,本宮鑑於當前社會生活品質的提昇,服務信徒之設施也相見欠缺,陳舊狹陋之太歲殿已不敷廣大信眾之需求,雖然歷盡千辛努力,從無到有,籌建之聲洶湧疊起,勵志成城,於是拋磚引玉,煮海為鹽,將舊有太歲殿納入信徒活動中心合併規劃,成為一座多功能用途之綜合大樓,符合現代信徒活動及聯誼需求。
興建史誌

本中心之特性係一棟七層基礎架構設計,位屬於嘉義強震地區範圍,其結構格外審慎,經過地質鑽探與分析,對安全係數之考量,目前謹責成地面三層及地下一層,至於地下第二層蓄水槽,容有三百餘噸儲水量,具有平穩及防震作用,一樓奉祀斗姆元君、六十太歲、及最新穎之衛廚設備,二樓陳列本宮古蹟文物及董、監事會辦公室與接待之用,三樓則為信徒聯誼活動視聽中心。

 
玄武樓

玉虛宮重建後香火鼎盛,宮務隨之宏展。然礙於辦公室狹陋及個項需要設備未有其室,逐於明民國六十五年提請七屆第一次信徒代表大會議決將原倉庫拆除興建本大樓,又因計劃屢更,延至法人成立後,七十年第二屆董監事會始籌妥,即由翁敏雄建築師設計經縣府核准同年十一月興工,翌七十一年五月工總工程費新台幣壹百伍十餘萬元,由本宮盈餘款撥付,本樓共分三層及地下室、一樓辦公室、二樓會議室、三樓圖書室,冀能盡其用,以垂綿遠,爰立為誌。


交通資訊


財團法人梅山文教基金會 藝文加生態 營造梅山特色


財團法人梅山文教基金會的緣起,得從1994年5月說起,當時在以農業為經濟主力,只有二萬多人的山城裡,一群長年從事教育與文化的梅山人,觀察到日益煩亂的社會現象,認為「文化才是喚回社會祥淨風氣的力量」。於是,產生了成立基金會的想法,作為舉辦藝文活動與推廣的基地。

經過一位退休校長及同伴們三個多月的努力,一點一滴地募到200多萬元,並有超過6,000人參與,同年9月,梅山文教基金會在梅山國小育樂堂正式成立。1997年,再次集資募款、買地,2001年「梅鄉汗路藝文生態館」落成,2003年獲文建會肯定,成為地方文化館,也是梅山文教基金會現址。
談嘉義縣梅山,得從文學講起。梅山鄉公所原有意啟動所謂「文學梅山」的計劃,將全鄉劃入文化生活圈中,以出生於梅山鄉大坪村的知名日文作家張文環文學內容為主題,追古溯今營造梅山特色。從文學角度切入,再以藝文方式推動,結合產業、地景,讓張文環文學真正活化於梅山居民生活中。

也因為張文環的作品曾詳實描述昔日梅山先民生活點滴與習俗,更將梅山市集、產業、地景、人文等一一記載,以梅山鄉的山村生活為「經」,村民的風俗、生活為「緯」,描繪這個幽靜自足的山鄉居民的生活態度與道德觀念,透過他的人文關懷與鄉土意識的筆觸,彷彿可以見到梅山鄉先民喜怒哀樂的心靈脈動。

但當時僅限於藝文階段,而未與梅山鄉產業結合,也未進行規劃營造社區地方特色,更未融入梅山居民生活中。而張文環本人從日本返台後,更長住台中至終,在梅山地區並無任何遺跡存留,該計劃因著力點不足而作罷。

不過,近年來在梅山出生的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王瓊玲又讓鄉民燃起希望。王瓊玲的小說處女作「美人尖」特別選在出生地發表,並捐出永久版稅給梅山文教基金會,並相對提撥同等款項捐給梅山愛心行善會,以回饋鄉里。王瓊玲希望這本小說能「為時代留見證、為小人物寫悲歡、為梅仔坑畫素描」。一個偏僻的山城能先後出現兩位知名的文學家,確實值得梅山人驕傲,並可以讓遊客在文學裡,感受到梅仔坑獨特的山村風俗民情及歷史氛圍。 

文史傳承 開拓新貌

本只是從事社區服務工作的基金會,在進行了文史工作調查之後,更加體認到身為梅山人維護地方文化的使命感和重要性,如為傳承過去圳北工藝師的砌石牆工法,由村長帶頭募地,將原本堆滿垃圾的廢地經過社區民眾同心協力的幫忙,營造成藝文生態的景點之一。而得歷經三天二夜的「龍眼烘焙」古法,也曾在文化體驗的活動中重現。王素貞認為,就算參與社區營造各項活動的民眾們,將來無法從事導覽、傳承地方鄉土文化的工作,但也能因此更加認識自己所出生、成長的這塊土地,才會發自內心珍惜和愛護梅山,這未嘗不是另一種收獲。

現在的梅山汗路藝文生態館就宛如一個社區終身學習中心,發揮帶頭的作用,不僅僅是傳統產業的追溯傳承,就連先民工作結束後、閒暇時用以娛樂的樂器「二胡」,都在嘉義社區大學梅山分班的協助下組成國樂團。而另一種傳統樂器「北管」,也有鄉民組團學習。由單一起點、村落到整個梅山鄉,已逐漸形成一個文化生活圈,大家都在為家鄉的鄉土文化默默貢獻心力,同時,也為開創梅山的新面貌而持續努力著。 

藝文結合生態 增加觀光元素
據基金會所進行的傳產調查發現,過去梅山的傳統產業有50項之多,如今已凋零或移往他縣市發揚光大的也不少,因此,梅山文教基金會充分使用由各方贊助、得來不易的空間「梅鄉汗路藝文生態館」,強化與社區和學校的互動,關懷在地,並舉辦許多藝文活動。

在一年一年的累積下,從不同主題尋找梅山的故事,2009年起,在梅山文學家張文環的筆下,找到數十年前的山居記述,從生活、生態、生產重新整合,建立一種舊的梅山記憶、新的生活步調。

以開辦多屆的「悠遊梅山.文化體驗」活動為例,就是由導覽人員帶領遊客,在12公里的短短路程中,從海拔90公尺的梅山街區,依地勢以36灣盤旋太平山直上海拔一千公尺的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進行所謂「一崁到肚臍、二崁到目眉、三崁越頭無人來」的圳北步道、自然古道悠遊體驗,所經景點包括梅山玉虛宮、梅山天主堂、梅山公園、梅山禪林寺、遠眺六輕夜景等。

由當地達人負責解說、探索已消逝的早期山林開發蹤跡,讓參與者經由兩天的導覽活動與DIY實際體驗,幫助參加者深入瞭解與體驗梅山特色。而其中更不乏傳統產業的介紹及親身體驗,每一年都會選定過去梅山不同傳統產業當主題,今年是以竹器品製作、製紙為主。

談到了傳統產業,王素貞指出,以竹器品製作而言,當年竹雕、竹編曾是梅山的大宗產業,而張文環之父當年也是經營竹紙業的,但現在因為竹製業被認為不夠環保,再加上經濟效益不高,以及中國大陸搶市的影響,而逐漸沒落。

至於,傳統技藝「藍染」,也曾是梅山的傳統技藝之一,如今卻成了三峽饒富盛名的特色。而大家說到金針山,通常都會想到台東瑞里,殊不知當地有95%的住戶(僅有一戶不是)都是在當年發生八七水災之後,逃到台東落戶紮根,而形成現有的金針山觀光產業,更是台東的觀光旅遊勝地。

至於,曾經是台灣最早期的高山茶產區梅山,鄉內所產的龍眼林茶、瑞峰茶、龍珠茶等,原本一枝獨秀的茶香,很快地被鄰近重重高山所種的茶給跟上了,競爭者越來越多,好茶依然在,但更需要的是有心人士努力推廣,當然,過去種茶的盛大景況已不復見,製作茶油的舊機械也找不到了,現在只能從鄉民所提供的黑白老照片尋覓回憶了。

 文史傳承 開拓新貌

原本只是從事社區服務工作的基金會,在進行了文史工作調查之後,更加體認到身為梅山人維護地方文化的使命感和重要性,如為傳承過去圳北工藝師的砌石牆工法,由村長帶頭募地,將原本堆滿垃圾的廢地經過社區民眾同心協力的幫忙,營造成藝文生態的景點之一。而得歷經三天二夜的「龍眼烘焙」古法,也曾在文化體驗的活動中重現。王素貞認為,就算參與社區營造各項活動的民眾們,將來無法從事導覽、傳承地方鄉土文化的工作,但也能因此更加認識自己所出生、成長的這塊土地,才會發自內心珍惜和愛護梅山,這未嘗不是另一種收獲。

現在的梅山汗路藝文生態館就宛如一個社區終身學習中心,發揮帶頭的作用,不僅僅是傳統產業的追溯傳承,就連先民工作結束後、閒暇時用以娛樂的樂器「二胡」,都在嘉義社區大學梅山分班的協助下組成國樂團。而另一種傳統樂器「北管」,也有鄉民組團學習。由單一起點、村落到整個梅山鄉,已逐漸形成一個文化生活圈,大家都在為家鄉的鄉土文化默默貢獻心力,同時,也為開創梅山的新面貌而持續努力著。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梅山鄉梅北社區老人關懷據點啟動機制

內政部推展社會福利,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101年梅山鄉梅北社區發展協會,於9月7日假梅鄉生態園區成立社區關懷聚點,此項計畫由內政部指導、嘉義縣社會局主辦、嘉義縣紅十字會承辦,嘉義線梅山鄉梅北社區協辦。

【TNN記者 莊文祥 梅山報導】為促進社區和諧,擴展社區共同營造理念,達到社區全方位的服務,梅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俊謀,社區常務監事官榮輝、社區總幹事王淑英、志工隊長林蝴蝶等,於社區理監事會議中提出協辦程序後,積極籌劃,以關懷為目標,延續辦理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理念,由在地人事提供在地服務,建立社區自主運作模式,營造永續成長、健康、有人情味的社區環境。

梅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俊謀指出:梅北社區第一次承辦社區關懷據點,參與的人數有30多位,最高年齡80多歲、最低年齡65歲,梅北社區發展協會為尋求共同營造的目標,對社會對家庭由其是弱勢的鄉民,社區協會將會『人弱己弱』的精神加以關懷。這次嘉義縣社會局主辦:社區關懷據點,梅北社區為協辦單位,梅北社區所有志工團隊將以全力的精神為關懷據點付出心力,達到關懷的目標。1.關懷訪視。2.電話問安。3.餐飲服務。4.健康促進。此項計畫以單項每一週一次,並以3年長期照顧社區營造的基本精神,提供社區內獨居老人,行動不便或其它特殊情形需要社區關懷之65歲以上的長輩,及身心障礙者的定期或不定期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生活諮詢,資源轉介,社區共食健康促進等等,多元服務老人社區化枝預防照護,並結合當地衛生醫療機構,藉由家醫系統。確實掌握社區弱勢者生活狀況及身心機能情形,其形成連續性枝照顧體系。

社區協會常務監事關榮輝說:關懷據點借用場地設於『梅鄉生態園區』,每星期提供一次讓受關懷的老人有活動的聚點。當日包刮:健康諮詢及血壓測量、團康活動、午餐提供,咖啦OK聯誼。日後將以年長的興趣,提供各項活動設計為主。譬如:插花、園藝、土風舞,手工藝DIY等等,都是關懷聚點讓年長者有個學習和促進和諧的園地。